开拓创新 砥砺奋进 打造国家级建筑产业基地
来源: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2017-12-26 浏览量:2446



    201711月,安徽建工集团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这标志着安徽建工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已经站上排头兵位置,这同时也意味着作为集团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具体实施者安徽建工建筑工业公司经过三年的开拓奋斗,三年三大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成为安徽乃至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自己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优势,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止到目前,工业公司共计承接工程任务73万平米施工总产值16.28亿元,已经成为安徽建筑产业化的一面旗帜。

破冰拓荒  半年建成投产

为了响应国家打造绿色建筑全面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号召,2014安徽建工集团领导运筹帷幄决定由安徽三建具体实施建设工业化基地。1014,安徽建工建筑工业公司由安徽三建投资2.5亿元成立,在肥东循环工业园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拉开了艰苦建设序幕。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为了加速工业化基地的建设,安徽三建公司选派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拼命三郎”王兴明担当这一重任。20141228日,工业化基地正式破土动工建设。为了确保基地尽快建成,王兴明带领一班人马吃住在荒芜的工地上,争分夺秒、日夜奋战,最终仅用了不到180天,建成占地面积192面积12.8万平方米的工业基地并投入生产,其建设速度令人叹服。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建筑工业公司采取了边规划边建设,边招标边施工,边筹建边配套,边运营边完善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建设速度。公司还引进专业咨询公司,高起点、高标准布设工艺设备。为了尽快让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公司在建设的同时安排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专业人才,形成了基地软硬件同步建设,确保了基地一建成就能立即投入运营生产。

寻找支点 突破市场

2015830日,安徽建工建筑工业公司基地全面竣工投产。由于起点高,设备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很快就被评为首批安徽省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工业公司一方面通过装配式宿舍楼工程先行先试、热身练兵,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向外寻找市场。然而市场却给了工业公司一个冷脸。由于受到产业化市场投标前置条件业绩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工业公司屡次投标不中。公司负责人王兴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过深思熟虑王兴明制定了三步走战略:首先以自有宿舍楼作为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形成自己成熟的设计、施工、管理流程,不仅要能干还要干好。接着取得集团支持,利用内部的资源优势,打造产业化建筑样板项目,突破市场门槛;第三步走出去开拓市场建立自有品牌。

这个方案得到了建工集团的大力支持,20166月,工业公司承接了集团公司开发的“安建·锦绣花园桃花园”项目,这一项目成为撬动市场的支点。20161026日,工业公司成功中标全国最大住宅产业化项目——合肥市滨湖沁园住宅产业化三标段工程,总建筑面积26.6万平米,施工总造价5.836亿,市场的大门终于敲开了!

技术引领 蓬勃发展

工业公司深知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以技术为先导,仅2017年公司全年共计参编完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项、地方标准7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3项、企业级工法5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成果3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荣获2017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1个。这些技术成果的取得为引领的工业公司的发展。

2017是工业公司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320日,公司承接了循环经济示范园企业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EPC目标。52日,承接合肥经开区康利园解困房一标段项目,总建筑面积22.5万㎡。721日,承接临湖三期二部分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12.83万㎡。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拉动,工业公司作为安徽三建转型发展的先锋,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锋从磨砺出,业自汗水来。从当初仅几名管理人员进驻,现已快速成长为2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从当初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国家级示范基地;从开始的找米下锅到现在的热火朝天,三年三大步,公司发展速度令人刮目,发展成绩令人鼓舞。如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建筑产业化发展勾画出广阔的发展蓝图。安徽建工建筑产业化公司将以国家级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为新的起点,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发挥建筑工业化节能环保的优势,推动安徽建筑业转型发展,勇当安徽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先锋!